当前位置 : 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 > 诗词研究 >
诗词研究

诗创作之破题技巧|高福林

2024-06-27 09:46:23 | 阅读:
诗创作之破题技巧
高福林
 
     说到破题,最早源于唐宋时应举诗赋和经义,起首处须用几句话说破题目要点。明清时八股文头两句亦沿用此法,并成为一种固定的程式。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五章第八节有这样一段论述:“干了十年的革命战争,对于别的国家也许是值得惊奇的,对于我们却好似八股文章还只作了破题、承题和起讲,许多热闹文章都还在后面。”由此来看,破题就是文章开头点破题目要旨的几句话,以承接题目和正文。诗的破题更多指的是找到题目的切入点,切入点往下切,成为切入线,因此形成剖面,以表现或呈现人生世界的质地和纹理。
怎样寻找切入点?这个问题非常关键,直接影响到诗的构思、立意、结构、内容。所以诗评家总提到这个切入点,这也为读者所瞩目。切入点的部位大体有三种:正点,斜点,背点。正点就是沿着正常思维,直接破入题目,端正,规矩,诗成败需看切入后的功夫。斜点即从出人意料的地方切入,往往别出心裁,落笔动人,给人强烈的阅读和探索兴趣。背点,就是从反面切入,这个可以是空间也可以是时间的反面。总之,这类似于叙述的方式,有正叙,插叙和倒叙。
一、破题的方式
1、开门见山式。
      开门见山,是最为常用的诗创作技法。它一般都是把握“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”中的几个要素,直截了当,开篇点题、切题。正点切入就是指这一类。这种方式简洁明快,易于发挥。如:
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
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
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
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
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
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,对被友人邀请去田舍做客的描写。“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”“具”和“邀”说明此饭局主人早有准备。感惠徇知,时和气润,在文学艺术领域真挚的情感能催笔开花。故人“邀”而作者“至”,大白话开门见山,简单而随便。而以“鸡黍”相邀,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,又见待客之简朴。从应邀写起,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,用语平淡无奇,叙事自然流畅,没有渲染雕琢之痕迹,然而感情浓烈,诗意醇厚,手法新颖,不落俗套,有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的美学情趣,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。
再如郑燮《山中雪后》
晨起开门雪满山,雪晴云淡日光寒。
檐流未滴梅花冻,一种清孤不等闲。
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雪后清晨,银装素裹,旭日东升,淡云蓝宇、天寒地冻的景象。“檐流未滴梅花冻,一种清孤不等闲”运用的则是衬托手法。“檐流未滴”“梅花冻”突出了天气的寒冷,“清孤不等闲”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。作者看似写景状物,实则见景生情,将景和物交融一起,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。
2、写景入情式。
将感情假托在一种相同的景物上,如人聚则月圆,人离则月缺,人愁则终日霪雨,人喜则处处新花,将感情导入类似的景物,可以使情无限。斜点就是属于这种。诗人先咏叹事物,后抒写情怀,即景生情。如:
刘长卿《送灵澈上人》
苍苍竹林寺,杳杳钟声晚。
荷笠带斜阳,青山独为远。
精美如画,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。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、人物动人,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引读者遐思,回味不尽。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,触动诗人的思绪;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,勾惹诗人的归意。耳闻而目送,心思而神往,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。作者由于同怀淡泊,虽深情,但不为离别感伤;由于趋归意同,虽沉思,却不为僧儒殊途。就是说,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、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、失意而淡泊的情怀,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。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《绘画论》:“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,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,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。”此诗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,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。
再如杜甫《宿赞公房》诗末句及《赠蜀僧闾丘师兄》诗句:“相逢成夜宿,陇月向人圆”、“夜阑接软语,落月如金盆”,在旅途相逢,一样是流落天涯,暂且欢聚一夕,陇月也向人团圆了。陇月团圆,自然给同病相怜的人带来不少安慰。王嗣奭说:“止云陇月向人圆,而情好蔼然可想。”仇注亦说:“如落月如金盆与陇月向人圆,皆据一时所见之景,而倾盖欢洽之意自见。”由是可见借用一幅与感情类似的景色,去暗喻感情,会产生不少言外之意。
3、抒情开头式
作者对人、事、物、景直接抒发爱、憎、好、恶的情感,这就是抒发情感式开启法。作品的根本任务是要感染人、打动人。采用抒发情感式的开启法可达到烘托、渲染气氛,表达思想情趣,引导读者进入情景,与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的艺术效果。从而,增强文字的感染力和吸引力。背点切入一般为这类。开头先抒情的诗句,极易为下文写景或记事拓开写作天地。如:
韦应物《秋夜寄邱员外》
怀君属秋夜,散步咏凉天。
空山松子落,幽人应未眠。
陆机《文赋》中指出,作者在构思时,可以“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”。刘勰在《文心雕龙·神思篇》中也说:“文之思也,其神远矣。故寂然凝虑,思接千载;悄焉动容,视通万里。”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,是不受时空限制的。因此,在诗人笔下,同一空间里,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;同一时间里,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。像王播的《题木兰院》:“三十年前此院游,木兰花发院新修。如今再到经行处,树老无花僧白头”,就属于前者。而韦应物这首则属于后者。现代的电影艺术,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,使银幕上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画面,观众同时可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或时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。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。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既看到怀人之人,也看到被怀之人,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,也看到作者遥想之景,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连在一起,说明千里神交,有如晤对,故人虽远在天涯,而相思却近在咫尺。
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,而是从容落笔,浅浅着墨,语淡而情浓,言短而意深,格调古朴雅致、安闲恬淡,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。
再如孟郊《春晓》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
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诗如果自然而无韵致,则流于浅薄;若无起伏,便失之平直。《春晓》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。这片段,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、萌芽阶段,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。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,却又并不铺展开去,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,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。施补华曰:“诗犹文也,忌直贵曲。”(《岘佣说诗》)《春晓》诗仅二十个字,写来却曲屈通幽,回环波折。首句破题,“春”字点明季节,写春眠的香甜。“不觉”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。在这温暖的春夜中,诗人睡得真香,以至旭日临窗,才甜梦初醒。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。次句写春景,春天早晨的鸟语。“处处”是指四面八方。鸟噪枝头,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“闻啼鸟”即“闻鸟啼”,古诗为了押韵,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。三句转为写回忆,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。末句又回到眼前,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、落红遍地的景象,由喜春翻为惜春,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。爱极而惜,惜春即是爱春──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。时间的跳跃、阴晴的交替、感情的微妙变化,都很富有情趣,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。
二、破题的方法
“开头棒,文章半”,诗和文都一样,要有好的开头——“凤头”。破题要从审题开始,有些命题要求比较宽泛,也有些命题显得比较抽象,难以理解,我们在审题时要能虚实结合、化大为小。
题是广义的范畴,可以是身边的人和事,也可以是非身边的人和事,包括历史上的、或者是社会生活中与自己有一定距离的、或者是文学艺术中的、或者是未来时空中的,也包括事物的借代与替指,比如“用朋友赠送的礼物”代指“朋友”,与之同类的还有“照片”、“遗留物”等能够代表所题人事的特质物象,甚至无形抽象的精神,比如一句“名言”,一首励志“歌曲”,一本有教育意义的“书”、一部深受感染的“电影”……还可外延至某个集体或者国家,都可以具像成诗题中的意象。比如,“邻”可以写成邻居、邻桌,也可以写成邻国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,这些人和事在生活中一定赋予了自己情感。
1、借喻破题法
开篇先借共识引出要讲的话题,而后加以阐释,最后点题。
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”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、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曹操《龟虽寿》、“试问闲愁都几许,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。”贺铸《青玉案》、“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。”李贺《马诗》等都属于此类。
郑思肖《寒菊》
花开不并百花丛,独立疏篱趣未穷。
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。
这首《寒菊》诗,与一般赞颂菊花诗不同,它托物言志,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,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作品。
郑思肖,南宋末太学上舍,曾应试博学宏词科。元兵南下,郑思肖忧国忧民,上疏直谏,痛陈抗敌之策,被拒不纳。他痛心疾首,孤身隐居苏州,终身未娶。宋亡后,改字忆翁,号所南,以示不忘故国。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“本穴世界”,拆字组合,将“本”字之“十”置于“穴”中,隐寓“大宋”二字。他善画墨兰,宋亡后画兰不画土,人问其故,答曰:“地为人夺去,汝犹不知耶?”郑思肖自励节操,忧愤坚贞,他以颂菊自喻,倾注了自己的血泪和生命!
“花开不并百花丛,独立疏篱趣未穷”,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。“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”,则是诗人独特的感悟,尽显了菊花傲骨凌霜,孤傲绝俗,正是作者坚守高尚节操,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。
宋代诗人对菊花虽多有枯死枝头的咏叹,陆游《枯菊》“翠羽金钱梦已阑,空余残蕊抱枝干”,朱淑贞《黄花》“宁可抱香枝上老,不随黄叶舞秋风”等,从形象审美的完整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,都略逊郑思肖。
当然,陆游、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,但三诗并立,郑思肖诗的忧愤,则更为深广。
2、对比破题法
先结合题目列举生活中有对比冲突的普遍现象,然后分析综合,提出观点。
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”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、“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。”白居易《卖炭翁》、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”李白《赠汪伦》等均属此类。
李绅《悯农》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
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
本诗开头,就以“一粒粟”化为“万颗子”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,用“种”和“收”赞美了农民的劳动。诗的后两句“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”是说,普天之下,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,劳苦农民,仍然要饿死。第三句推而广之,描述四海之内,荒地变良田。这和前两句联系起来,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,遍地丰收的景象。“引满”是为了更有力的“发”。前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,表现出劳动人民巨大的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,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,更为沉痛。丰收了又怎样呢?“农夫犹饿死”,它不仅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了,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。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,而他们自己呢,还是两手空空,惨遭饿死。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,诗人迫使读者去思索。
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,众人皆知的,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、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。诗人却想到了,他从“四海无闲田”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“农夫犹饿死”的残酷现实。这一点拨异常醒目警心,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诗人在阐明上述内容时,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,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。这样前后形成鲜明对比,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,得出结论,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。语言通俗、质朴,音节和谐明快,朗朗上口,容易背诵,也是这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。
3、设问破题法
即以设问点出题意,造成悬念,并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,凸显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。
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朱熹《观书有感》、“不知细叶谁裁出?二月春风似剪刀。”贺知章《咏柳》、“借问汉宫谁得似,可怜飞燕倚新妆。”李白《清平调词三首》、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”李煜《虞美人》、“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杜牧《清明》等皆属此类。下面,我们还是举例来说:
杜甫《蜀相》
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
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
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
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“丞相祠堂”,今称武侯祠,在成都市南郊。据《儒林公议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等书记载,武侯祠前有大柏树,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。
首句,“丞相祠堂何处寻”是自问。这里不称“蜀相”,而用“丞相”二字,使人感到非常亲切。特别是其中的“寻”字,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,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;又因杜甫初到成都,地理不熟,环境生疏,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“寻”字。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,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,并因人而及物,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、很想瞻仰的地方。后一句“锦官城外柏森森”自答。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,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,点明祠堂的所在地,用来呼应前一句。“柏森森”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、肃穆的气氛。这两句直承“蜀相”诗题,起得很得势,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。
全诗熔情、景、议于一炉,既有对历史的评说,又有现实的寓托,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,堪称绝唱。
作者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,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;另一面,却为读者展开了一处远比诗篇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。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,这才是艺术,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长的地方。古人曾说过,好的诗,能够“状难写之景,如在目前;含不尽之意,在于言外”。所谓高潮顶点,绝不是一览无余,索然兴尽,而是余韵邈然,耐人寻味。这些,都是作者的高明之处,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!
好诗必然要有好的立意,所谓立意,就是作品立起来所必需的含义或意思,侧重于思想。这两个字很有讲究,立+意,意就是思想内容,文章主题,写作意图和动机等,涵盖面很广。象征派或后现代派都使用深层意象,调动潜意识,不同的读者能读出不同的立意来。那么这个意如何通过一件事物让它站立起来呢?首先这个事物需要有重量,不能风一吹就跑,雨一淋就倒。其次这个事物要坚挺结实,本身的质地和材料经得住撞击。第三就是这个事物需要与众不同,如果人云亦云,那不是立意,而是随大溜儿,是趴着匍匐着,没立起来。立意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要有创新意识,破题创新,不同凡响,才会给读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,从而大大增加诗词的亮色。
 
 
 

贵州诗联杂志
网站首页 | 学会简介 | 学会章程 | 入会申请表 | 理事会概况 | 会长致辞
版权所有:贵州诗词楹联学会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号:黔ICP备19009337号    网站建设 贵州大秦传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