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 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 > 诗词研究 >
诗词研究

不可忽视楹联的格律

2019-05-06 20:03:41 | 作者:肖徳安 | 阅读:

不可忽视楹联的格律

        我作为一位楹联(亦称对联,俗称对子,春联只是其中一种)爱好者,每年春节,总好走街穿巷,欣赏父老乡亲贴的春联。父老乡亲贴的那些春联,虽然都突出了一个“春”字,洋溢着“和谐春联进万家”的新春佳节吉祥如意喜庆气氛,弘扬了团结和谐、幸福安康、积极进取、奋发向上、科学发展、开创伟业、圆梦中华的时代精神,但却普遍地忽视了楹联的特点和规律,缺乏一种高雅的艺术美。他们平素贴的行业对联、婚嫁对联、宅第对联、贺寿对联和庆典对联等,也有好多是不对仗、不对称的,只不过是上下联字数相等罢了。我想,这种只注重楹联边数律,而忽视楹联对偶律和声调律的情况,在其他地方恐怕也是普遍存在的,有必要呼吁一下:不可忽视楹联在艺术形式上注重“对仗”、“对称”的特点和规律,要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普及楹联格律方面的知识。
按照中国楹联学会发布的《联律通则》(修订稿)的规定,创作楹联应力求做到如下点。
其一,字句对等。一副楹联,由上联、下联两部分构成。上下联句数相等,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。即四言对四言,五言对五言,六言对六言,七言对七言,八言对八言,九言对九言等等。其中,五言联和七言联,使用的频率为最高。如:(五言对五言)一岁春为首;百花梅占先。又如:(七言对七言)宝剑锋从磨砺出;梅花香自苦寒来。
其二,词性对品。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,词类属性相同。实词对实词(即名词对名词、动词对动词、形容词对形容词、数词对数词、量词对量词、代词对代词);虚词对虚词(即副词对副词、介词对介词、连词对连词、助词对助词、叹词对叹词)。如:海阔凭鱼跃;天高任鸟飞。此联上、下比(即上、下联)中相对应的“海”与“天”都是名词,“阔”与“高”都是形容词,“凭”与“任”都是介词,“鱼”与“鸟”都是名词,“跃”与“飞”都是动词。有时在词性品对方面如要放宽一点(如形容词对动词,介词对动词之类等),也应遵循《联律通则》的规定,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。 
其三,结构对应。上下联词语的构成、词义的配合、词序的排列、虚词的使用,以及修辞的运用,合乎规律或习惯,彼此对应平衡。如:创千秋伟业;开一代新风。上、下联中的“千秋伟业”与“一代新风”,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;而整个对联的结构,上、下联则是动宾对动宾。又如:生意兴隆通四海;财源茂盛达三江。上、下联中的“生意兴隆”与 “财源茂盛”是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,“通四海”与“达三江”是动补结构对动补结构(“通四海”、“达三江”是“通于四海”、“达到三江”的紧缩句,并非动宾结构)。
讲究楹联结构对应,可以分析上下联全句的结构,也可以分析上下联对应词组的结构。由于楹联受字数、句数、声调律、对偶律等诸多方面约束,总要求“结构完全相同”是很难做到的。所以,关于对“结构对应”的要求,便有“结构大致相同”之说,而不是“结构完全相同”。
讲究楹联结构对应,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,这是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,但在重叠时要注意上、下联保持对称一致,禁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,不允许同字相对。如:对地对天,天地有情皆可对;联今联古,古今无事不能联。这副嵌字联中的“对”、“联”、“天”、“地”、“古”、“今”六字,看似都出现了重复现象,其实是“反复”,上下联“反复”得特别对称、有规律,没有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之语病。
其四,节律对拍。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。单音节对单音节,双音节对双音节,多音节对多音节。如:书山有路勤为径;学海无涯苦作舟。(——韩愈)此对联的上、下比均为七个字,语意和语音节奏都是“二、二、三”,即:书山——有路——勤为径;学海——无涯——苦作舟。
其五,平仄对立。联句单比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,上下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反。
平仄,即汉字字音的平声和仄声。古汉语声调分为平、上、去、入四声。平,为平声;上、去、入为仄声。在现代汉语里,平声分成阴平(普通话声调的第一声)和阳平(普通话声调的第二声);仄声是指普通话声调的第三声和第四声(普通话里没有“入”声,把旧四声中的一部分“入”声字归入了平声——其他部分分别归入上声和去声,术语上叫作“平分阴阳,入派三声”)。搞对联创作,判别声调平仄可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《诗韵》古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“双轨制”(各自独立使用),但在同一联文中新、旧四声不得混用。
对联讲究平仄相谐,既要讲究平仄相替(指同一比即上联或下联内处在节奏点上的字平仄交替),又须讲究平仄相对(指上联和下联相同位置且为节奏点上的字平仄相反),显得错落有致,琅琅上口,悦耳动听,构成语言的音乐美(如同律诗中间讲究对仗的颔、颈两联)。上、下联各分句之内各节奏点的平仄交替,也应服从于最小的完整语义节奏的更替;上、下联之间的平仄相反,尤其应保持语义节奏点中心词的平仄对立。
按照格律诗(七律)颔、颈二联(即七律诗中间四句构成的二联)对平仄的要求,楹联平仄可以是“一、三、五字不论,二、四、六、尾分明”。 其中,楹联讲究平仄,末尾最严——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,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,此谓“仄顿平收”。如:天增岁月人增寿;春满乾坤福满门。又如:又是一年芳草绿;依然十里杏花红。
这两副楹联在平仄相谐方面,堪为范例。其中从第二副楹联看,是“二、二、二、一”结构,上联的“是、年、草”(仄、平、仄)和下联的“然、里、花”(平、仄、平),上、下联各自平仄交替,上、下联之间又平仄相反,完全符合“二、四、六”分明的要求。上、下联两末尾字,“绿”是仄声,“红”是平声,遵守的是上、下联两末尾字 “上仄下平”即“仄顿平收”的规则要求。这种格律很明显是极为标准的正格。但凡事都不能绝对化,亦有反之者也,那当属“别格”(在特殊情况下,并非绝对不允许),这里就不详说了。   
楹联讲平仄相谐,仄顿句尽量避免尾三仄(上联末尾三字避免都是仄声);平收句尽量禁忌尾三平(下联末尾三字避免都是平声)。还禁忌仄孤或孤平(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,应尽可能避免上联只有一个仄声字,或下联只有一个平声字)。
其六,形对意联。形式对举,意义关联。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。如:虚心竹有低头叶;傲骨梅无仰面花。又如:撑天拄地两行字;纳古涵今一副联。每副联中的上、下联展示的内容,揭示的意义,相互关联,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,恰到好处。至于另有所谓“无情对”,那是一种技巧展示,属于例外。
楹联要求形对意联,禁忌同义相对。同义相对,又称为合掌(上、下联说的是同一个意思,语义重复,楹联的语述就叫“合掌”)。所谓禁忌同义相对即禁忌合掌,是指上、下联相对的语句,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。如“旭日”对“朝阳”、“史册”对“汗青”、“神州千古秀”对“赤县万年春”等,就属于合掌,应该避免之。
然而,楹联由于字数的多少、语句的长短不拘一格(少者二、三、四、五字,多者十几字、数十字甚至上百字),句型模式不固定,结构、节奏等形式灵活多样,因此,若不区别其具体情况,在任何一副楹联的对偶律和声调律上都套用格律诗(只不过五言和七言而已)的格律,未必都能对号入座。须知,楹联是文人文学,也是民间文学,是雅文学,也是俗文学。对民间的楹联爱好者来说,不宜将楹联的格律强调得太死,最好是区别情况,宽严有别,因人因联而异。若能做到“严而不死,宽而不滥”,那是应该允许的。事实上,楹联的格律体系可分为“律联”、“通联”和“散联”三类,其中“律联”是严格讲究入律的,“通联”次之,“散联”就不注意入律了。别说民间百姓,就是学界名家撰联,“若果有了奇句,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”,“不以辞害意”(《红楼梦》里林黛玉对香菱谈诗时讲的话)也值得——这也无伤大雅嘛(其实这就类同于“散联”了)。但这并不是说可以无视楹联的格律了——“宽严有别”、“严而不死”,是以“宽严有格”、“宽而不滥”为前提为基础的(平仄声律,相对于语词的对偶而言,当是第二位的)。“对仗”、“对称”,毕竟是楹联的最大特点,也是楹联格律的底线,这一底线总还是不可丢弃,应该守得住的呀! 

贵州诗联杂志
网站首页 | 学会简介 | 学会章程 | 入会申请表 | 理事会概况 | 会长致辞
版权所有:贵州诗词楹联学会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号:黔ICP备19009337号    网站建设 贵州大秦传媒